世祖文言文考题

世祖文言文考题

  文言文,完成10~13题

  世祖,讳劾里钵。景祖卒,世祖继之。世祖,辽重熙八年己卯岁生。辽咸雍十年,袭节度使。景祖异母弟跋黑有异志,世祖虑其为变,加意事之,不使将兵,但为部长。跋黑遂诱桓赧、散达、乌春、窝谋罕为乱,及间诸部使贰于世祖。部中有流言曰:“欲生则附于跋黑,欲死则附于劾里钵、颇剌淑。”世祖闻之,疑焉。无以察之,乃佯为具装,欲有所往者,阴遣人扬言曰:“寇至!”部众闻者莫知虚实,有保于跋黑之室者,有保于世祖之室者,世祖乃尽得兄弟部属向背彼此之情矣。

  间数年,乌春来攻,世祖拒之。时十月已半,大雨累昼夜,冰澌覆地,乌春不能进。既而悔曰:“此天也!”乃引兵去。乌春舍于阿里矮村滓不乃家,而以兵围其弟胜昆于胡不村。兵退,胜昆执其兄滓不乃,而请莅杀于世祖,且请免其孥戮。从之。桓赧、散达亦举兵,遣肃宗拒之。当是时,乌春兵在北,桓赧兵在南,其势甚盛。戒之曰:“可和则与之和,否则决战!”肃宗兵败。会乌春以久雨解去,世祖乃以偏师涉舍很水,经贴割水,覆桓赧、散达之家。遣人议和,桓赧、散达曰:“以尔盈歌之大赤马、辞不失之紫骝马与我,我则和。”二马皆女直名马,不许。

  桓赧、散达大会诸部来攻,时桓赧、散达盛强,世祖军吏未战而惧,皆植立无人色。世祖阳阳如平常,亦无责让之言,但令士卒解甲少憩,以水沃面,调麦水饮之。有顷,训励之,军势复振。乃避众独引穆宗,执其手密与之言曰:“今日之事若胜则已万一有不胜吾必无生汝今介马遥观勿预战事若我死汝勿收吾骨,勿顾恋亲戚,亟驰马奔告汝兄颇剌淑,于辽系籍受印,乞师以报此仇!”语毕,袒袖,不被甲,身为军锋,突入敌阵,众从之。辞不失从后奋击,大败之。桓赧、散达自此不能复聚,未几,各以其属来降,辽大安七年也。

  寝疾,遂笃。辽大安八年五月十五日卒。袭位十九年,年五十四。

  (选自《金史?本纪第一》,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今日之事若胜/则已/万一有不胜/吾必无生/汝今介/马遥观/勿预战事/若我死/汝勿收吾骨

  B. 今日之事/若胜则已/万一有不胜/吾必无生/汝今介马/遥观勿预/战事若我死/汝勿收吾骨

  C. 今日之事若胜/则已/万一有不胜/吾必无生/汝今介马/遥观勿预/战事若我死/汝勿收吾骨

  D. 今日之事/若胜则已/万一有不胜/吾必无生/汝今介马遥观/勿预战事/若我死/汝勿收吾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讳”,指对君主、尊长的名字避开不直称。在名字前称讳,以表示尊敬。

  B.“袭”,继承,特指继承爵位等。封建时代袭位指子孙承袭先代的尊位,不含皇帝将九五之尊传给儿子,那叫禅让。

  C.古代中国有许多部落,其各部有首领,如文中的“桓赧、散达、乌春、窝谋罕”。

  D.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孥”除了指子女外,也可指妻子和儿女。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金世祖劾里钵有智慧。他继承节度使一职,巧妙地进行考察,解决了景祖异母的弟弟跋黑引诱桓赧、散达、乌春等作乱,并离间诸部落让他们对他有二心之事。

  B.金世祖亲自作战,并能获取和议。乌春、桓赧、散达联合进攻,因天下大雨,乌春认为这是天意就撤军,世祖带军队捣毁了桓赧、散达的家,迫使他们和议。

  C.金世祖在军中从容自如,善于鼓舞士气。在军吏还没有作战就恐惧时不仅没有责备,还不失时机地训话激励,以此来振作军队的士气。

  D.金世祖打仗勇敢,亲自冲锋陷阵,多次打败敌人,众人都跟从他。后来世祖卧病不起,且越来越严重,死之时继承尊位共有十九年。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有保于世祖之室者,世祖乃尽得兄弟部属向背彼此之情矣。(5分)

  (2) 亦无责让之言,但令士卒解甲少憩,以水沃面,调麦水饮之。(5分)

  参考答案:

  10.D

  11.B 解析] “不含皇帝将九五之尊传给儿子”错误,皇帝将九五之尊传给自己的儿子,也可称为“袭位”,或者叫“世袭”。世袭就是指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这种传承主要有“家长”的传承,诸侯国的传承。“禅让”指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

  12.B 解析] B项,“迫使他们和议”分析和概括错误,原文为:“桓赧、散达曰:‘以尔盈歌之大赤马、辞不失之紫骝马与我,我则和。’二马皆女直名马,不许。”说明最终和议未成功。

  13.(1)有去保护世祖家的人,世祖于是全部了解了兄弟部属人心向背各自不同的情况了。(5分)

  (2)也没有责备的话,只命令士兵解下铠甲稍微休息,用水洗脸,调配麦食、水来喝。(5分)

  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并理解文中句子的能力。关键词句:(1)句词语有“保”“向背”“彼此”,句式有“有……者”等;(2)句词语有“责让”“但”“少”“沃”“调”等。

  【参考译文】

  世祖,名叫完颜劾里鉢。景祖去世后,世祖继承尊位。世祖是辽重熙八年己卯年出生。辽咸雍十年,继承节度使一职。景祖异母的弟弟跋黑有篡逆的意图,世祖担心他制造混乱,更加留意对待他,不让他带领军队,只是让他做部落首领。跋黑于是引诱桓赧、散达、乌春、窝谋罕作乱,并离间各部落让他们对世祖有二心。部落中有流言说:“想要活命就归附于跋黑,想要死就归附于劾里鉢、颇剌淑。”世祖听到这些,心里怀疑。人心没有办法来考察,世祖于是就假装成准备行装,好像要到哪里去的样子,并暗地里派人放出话说:“寇贼到了!”部落里的众人听说了不知是真是假,有去保护跋黑家的人,有去保护世祖家的人,世祖于是全部了解了兄弟部属人心向背各自不同的情况了。

  隔了数年,乌春来进攻,世祖(发兵)抵御他。当时十月已过一半,大雨连续下了几昼夜,流动的寒冰覆盖大地,乌春不能前进。乌春不久后悔说:“这真是天意!”就带领军队离去。乌春居住在阿里矮村滓不乃的家里,却用兵在胡不村包围滓不乃的.弟弟胜昆。兵退后,胜昆捉住哥哥滓不乃,向世祖请求当面杀掉他,并且请求免除他的妻子儿女的死罪。世祖同意了。桓赧、散达也发动军队(来进攻),世祖派遣肃宗(发兵)抵御他们。正当这时,乌春的军队在北面,桓赧的军队在南面,他们的气势很强盛。世祖叮嘱肃宗说:“可以和解就与他们和解,如果不这样就决战!”肃宗的军队被打败。适逢乌春因为久雨解围后离开,世祖于是率领协从作战的军队渡过舍很水,越过贴割水,捣毁了桓赧、散达的家。派人去与桓赧、散达议和,桓赧、散达说:“把你盈歌的大赤马、辞不失的紫骝马给我,我就同意讲和。”这两匹马都是女真的名马,世祖没有答应。

  桓赧、散达大肆联合各部落来进攻,当时桓赧、散达势力强盛,世祖的官兵还没有作战就恐惧,都直直地站立着,脸上没有血色。世祖从容自如如同平常,也没有责备的话,只命令士兵解下铠甲稍微休息,用水洗脸,调配麦食、水来喝。一会儿,训话激励他们,军队的士气又振作起来。就避开众人唯独叫来穆宗,握住他的手悄悄地对他说:“今天的事,如若胜利就不用说了,万一不胜利,我一定不能活下来。你现在马上驰骋而去远远观看,不要参与战斗。若我死了,你不要收拾我的尸骨,不要顾念内外亲属之情,赶快骑马去告诉你的哥哥颇剌淑,到辽国编入名籍被授予权利,求辽军来报这个仇恨!”说完,挽起衣袖,不披铠甲,亲自作先锋,突击敌人的阵地,众人跟从他。辞不失从后面奋力攻击,大败敌人。桓赧、散达从此不能再聚合,不久,各自带领他们的部属来投降,当时是辽大安七年。

  世祖卧病不起,于是病重。辽大安八年五月十五日去世。继承尊位十九年,终年五十四岁。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521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清明节古诗的意境

      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春祭节日。清明时节春光明媚,桃红柳绿,万物复苏,古代文人骚客吟诵清明的佳作颇多。下面是关于清明节古诗的意境的内容,欢迎阅读!…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48
  • 少年游·红稠绿暗遍

    朝代:明代 作者:杨慎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红稠绿暗遍天涯,春色在谁家?花谢人稀,柳浓莺懒,烟景属蜂衙。日长睡起无情思,帘外夕阳斜。带眼频移,琴心慵理,多病负年华。

    古诗文 2020年3月26日
    549
  • “南豫州刺史庐陵王义真,警悟爱文义”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南豫州刺史庐陵王义真,警悟爱文义,而性轻易,与太子左卫率谢灵运、员外常侍颜延之、慧琳道人情好款密。尝云:“得志之日,以灵运、延之为宰相,慧琳为西豫州都督。”…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5
  • 马说的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原文】   马说   王令   东郭之儿,生而未尝逢马,意其四足而甚大者皆牛也。他日,适市而逢马焉,惊而呼曰:“是牛,何以是班班也?”其闻者笑之。语诸市人,而市人笑之。东郭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55
  • 初中语文文言文有哪些

    初中语文文言文有哪些   文言作品中有许多诗文堪称精品,它们大多布局严谨,行文简洁,气韵生动,文采斐然。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初中语文文言文有哪些,欢迎阅读。   七年级上册  5、童…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44
  • 水龙吟夜来风雨匆匆翻译与赏析

      水龙吟·夜来风雨匆匆   程垓   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愁多愁极,等闲孤负,一年芳意。柳困桃慵,杏青梅小,对人容易。算好春长在,好花长见,元只是、人憔悴。   回首池…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4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