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之”的常见用法归纳

文言文虚词“之”的常见用法归纳

  “之”是文言文中一个重要的虚词,用法复杂。在此本文对“之”字的用法作简要的归纳。

  一、用作代词,在句中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我们”。

  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之:代“我”。

  2.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他们)”“她(她们)”。

  如:“遂使之行成于吴。”(《勾践灭吴》)之:代大夫文种。

  3.近指代词,可译为“这”。

  如:“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之:这样的。

  4.代事。

  如:“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之:代“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5.代物。

  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劝学》)之:代木。

  6.代军队。

  如:“子犯请击之。”(《烛之武退秦师》)之:代秦军。

  二、结构助词,分以下几种情况。

  1.宾语的标志。用于宾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有时不译。

  如:“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之:可译为“的.”。

  2.宾语前置的标志。为了强调宾语,有时借助“之”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的前面。

  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之”把动词“有”的宾语“何厌”提前到了动词前。

  3.定语后置的标志。通常情况下,古代汉语中定语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中的一样,用在中心语之前,但为了强调定语有时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有时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用“之”连接。翻译时应将后置了的定语调整到中心语之前。与“之”有联系的定语后置格式有两种。

  ①“中心语+之+定语”的格式。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利”“强”分别作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

  ②“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千里”作“马”的定语。

  4.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第二个“之”,是“得”的意思。

  5.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可分以下三种情况。

  ①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

  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主谓短语在句中作宾语。

  如:“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勾践灭吴》)其中“其力之不足”在句中作“知”的宾语。

  ③用在复句的一个主谓式分句里面。

  如:“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

  6.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者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如:“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之”用在动词“鼓”(击鼓)后,无实义,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

  三、固定格式“……之谓也”,表总结性的判断语气,译为“说的就是……啊”。

  如:“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该句句意为:“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过上百种道理,便以为没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啊。”

  四、用在表时间的分句中作状语,常与“也”字呼应,相当于“……的时候”。

  如:“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练习。

  曾子之①妻之②市,其子随之③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④,妻止之⑤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⑥教。今子欺之⑦,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文中的“之”字按其用法分类,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②⑥/③④⑤⑦ B.①⑥/②/③④⑤⑦

  C.①⑥⑦/②/③④⑤ D.①⑥/②/③⑤/④⑦

  [参考答案]

  B。①⑥结构助词,“的”的意思。②动词,“到”的意思。③代词,代曾妻。④代词,代彘。⑤代词,代曾子。⑦代词,代曾子的儿。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530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有关描写冬雪的诗词名句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看长城内外,分外妖娆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飞坠。”李白《…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47
  • 宗泽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和译文

    宗泽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和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宗泽,字汝霖,婺州①义乌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靖康②元年,命知磁州③。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51
  • 过故人庄原文及译文

      过故人庄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49
  • 文言文描写品性的词语解析

    文言文描写品性的词语解析   1.正面品行   1聪、慧、敏、颖:聪明,有才智   2耿介:正直;孤高,不趋时。   3鲠直:直爽,正直(义同:耿直梗直)   4刚毅:刚强、果断。…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9
  • 《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翻译及赏析

      《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作者是唐朝文学家韩愈。其全文古诗如下: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前言】   《春雪》是唐代诗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56
  • 司马光勤学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司马光勤学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是当时了不起的大学问家。流传千古、影响深远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就是他编写出来的。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司马光勤学文…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7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