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麟征,字圣生,海盐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吴麟征,字圣生,海盐人。天启二年进士。初建昌府推官,擒豪猾,捕剧盗,治声日闻。父忧归,服阕,补兴化府,廉公有成,僚属莫敢以私进。
崇祯五年,擢吏科给事中。上书言:“安民之本在守令。郡守廉,县令不敢贪;郡守慈,县令不敢虐。宜仿宣宗用况钟故事,精择而礼遣之,重以玺.书.,使便宜久任。”时不能行。八月,淫雨损山陵,昌平地动。麟征因请罢内.遣.,言:“黄衣之使,初虽间有摘发,至竟同归模棱。伏愿撤回各使,以明阴不干阳之分,采公论以进退大臣,酌事情以衡量小吏,庶天变可回,时艰可济。”帝以借端渎奏,切责之。
十七年春,推太常少卿。未几,贼薄京师。麟征奉命守西直门。门当贼冲,贼诈为勤
王兵求入。中官欲纳之,麟征不可,以土石坚塞其门,募死士缒城袭击之,多所斩获。贼
攻益急,麟征趋入朝。至午门,魏藻德引麟征手曰:“国家如天之福,必无他虞。旦夕兵
饷集,公何遽为?”引之出。明日城陷,作书诀家人曰祖宗二百七十余年宗社一旦至此虽
上有亢龙之悔下有鱼烂之殃而身居谏垣无所匡救法当褫服解带自经,家人救之苏,环泣请
日: “待祝孝廉至,一诀可乎?”许之。祝孝.廉.名渊,同试秋闱者也,与麟征善。明日,
渊至.麟征慷慨曰: “忆登第时吟文信国《零丁洋》诗,今山河碎矣,不死何为!”酌
酒与渊别,遂自经,赠.兵部右侍郎,谥忠节。
方贼之陷山西也,蓟辽总督王永吉请撤宁远吴三桂兵守关门,冀缓急有以可恃。天子
下其议,麟征深然之。辅臣陈演、魏藻德不可,谓:“弃地二百里,臣不敢任其咎。”麟
征复为议数百言,六科不署名,独疏昌言,弗省。及烽烟彻大内,帝始悔不用麟征言。
(选自《明史•列传•卷一百五十四)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书诀家人曰/祖宗二百七十余年/宗社一旦至此/虽上有亢龙之悔/下有鱼烂之殃/而身居谏垣/无所匡救/法当褫服解带/自经
B.作书诀家人曰/祖宗二百七十余年宗社/一旦至此/虽上有亢龙之悔/下有鱼烂之殃/而身居谏垣/无所匡救/法当褫服解带自经
C.作书诀家人曰/祖宗二百七十余年宗社/一旦至此/虽上有亢龙之悔/下有鱼烂之殃/而身居谏垣无所匡救/法当褫服解带/自经
D.作书诀家人曰/祖宗二百七十余年/宗社一旦至此/虽上有亢龙之海/下有鱼烂之殃/而身居谏垣/无所匡救/法当褫服/解带自经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玺书,是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书。古代递送文书易于破损,所以竹简两片合一,缚以绳,在绳结上用泥封固,钤以玺。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
B.内遣,指皇帝派大臣到各地巡视,用以监督地方官吏。被派遣的官员一般可以明章或者密奏弹劾官员,各朝代称谓不同,如监察御史、巡按御史。
C.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推举官员的制度,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来,“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D.赠,即追赠,或追封,指加封死者的官职、勋位,用来表扬对国家有贡献的死者,如明追赠吴麟征“兵部右侍郎”,宋追封岳飞“鄂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吴麟征才能卓越,恪尽职守。初入仕途时,他捉拿有声势的不法之徒,缉捕大盗,名声日渐显著;京城危机时,他用土石堵塞城门,招募死士缒城杀敌。
B.吴麟征清廉正直,积极谏言。在兴化府任上,因为为政清廉公正,僚属没人敢因为私事求他;做了给事中,他建议皇帝选拔廉洁、仁慈的人出任郡守。
C.吴麟征审时度势,有洞察力。贼人攻破山西,六部中只有他赞同王永吉撤回宁远军的主张;贼人兵临城下,他识破了贼人以勤王为名进入京师的诡计。
D.吴麟征忠君爱国,坚守义节。贼人攻破京城时,他给家人留下遗书后自缢,虽然救活,但终究还是因思慕南宋的文天祥,吟诵着他的诗,慷慨赴难。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①国家如天之福,必无他虞。旦夕兵饷集,公何遽为?(5 分)
②麟征复为议数百言,六科不署名,独疏昌言,弗省。(5 分)

参考答案
4. 答案:B
5. 答案:B(内遣,指宦官出使)
6. 答案:D(吴麟征自杀不是因为思慕文天祥,同时并不是吟诵着诗赴难。)
7. 答案: ①国家像皇天一样有福气,一定不会有什么祸事的。很快军队、粮饷都会聚集起来,您惊慌什么呢?(“虞”,灾祸;“旦夕”,很快; “遽”,惊慌;何遽,宾语前置;各1分;语句通顺1分)
   答案:②麟征又写了一篇几百字的奏议,六部官员都不肯签署名字,只有他一个人上书直言,(皇帝)没有觉悟过来。(为,写;“疏”,上书;“昌言”,直言; “省”,觉悟;补出主语“皇帝”;各1分;语句通顺1分)

 参考译文:
   吴麟征,字圣生,海盐人。天启二年进士。初任建昌府推官,捉拿不法之徒,缉捕大盗,理政才干逐渐出了名。后来为父亲守丧回家去了。除丧服后,补兴化府推官,为政廉洁、公正有成效,僚属没人敢因为私事求他。
崇祯五年,麟征升为吏科给事中。他上书说:”安民的根本在于守令。郡守廉洁,县令就不敢贪赃。郡守仁慈,县令就不敢酷虐。应该仿照宣宗任用况钟的旧例,认真加以选择,然后以礼派送,再加上用玺书加强他的职权,让他便宜行事,并长久任职。”当时朝廷没能这样实行。八月,暴雨冲毁山陵,昌平发生地震。麟征趁机请求停止派出宦官,上书说:“宦官出使,开始虽然有时能揭发问题,但到最后都变得含糊不清。我请求能撤回派往各地的使者,来明确宦官不干预政事的道理,采纳大家的意见来选取、贬黜大臣,斟酌办事的情况来权衡官吏,希上天象的变化可以转变,时局的艰难困苦可以补救。”皇帝认为他借事胡乱上奏,严厉地斥责了他。
十七年春,麟征被推举当了太常少卿。不久,贼兵逼近京师,麟征奉命守护西直门。西直门正对着贼兵的要冲,贼兵假扮成勤王部队要求进城。宦官想放他们进来,麟征不同意。他用泥土、石头把西直门塞得坚固无比,然后召募死士,把他们从城墙上吊下去袭击贼兵,斩获了不少贼兵。贼兵攻得更紧了,麟征跑着入朝。到午门时,魏德藻拉着他的手说“:国家像皇天一样有福气,一定不会有什么祸事的。很快军队、粮饷都会聚集起来,您惊慌什么呢?”把他拉了出来。第二天,城被打下了。麟征写信跟家人永别,说“:祖宗打下的二百七十多年的江山,一天之间成了这样,天子自己遭到了灾祸,小百姓也遭殃。我身为一名谏议大臣,对朝廷的事务无法匡救,依法应当剥去袍带解下带子上吊。”家人赶快把他救了过来,围成一圈流着泪请求说:“等祝孝廉来后你们分别一下,行吗?”麟征同意了。祝孝廉名叫祝渊,是跟麟征一起参加乡试考试的人,与麟征交好。第二天,祝渊来了。麟征慷慨地说“:我还记得当年考中进士时咏文信国的《零丁洋》,现在山河破碎了,我不死又能做什么呢?”酌酒跟祝渊告别后,麟征就上吊死了。明朝追赠麟征为兵部右侍郎,谥忠节。
当贼兵打下山西后,蓟辽总督王永吉奏请撤回宁远吴三桂的兵力来守卫关门,希望京城在紧急时有依靠的军队。皇帝把他的意见交下来讨论,麟征认为永吉说得对。辅臣陈演、魏德藻不同意,说“:无缘无故抛弃两百里领土,我们不能承担这个责任。”麟征为这事又写了一篇几百字的奏议,六部官员都不肯署名,只有他一个人上书直言进谏,皇帝帝没有觉悟过来。等到战火完全波及皇宫,皇帝才后悔没听麟征的话。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441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先王有大务,去其害之者”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先王有大务,去其害之者,故所欲以必得,所恶以必除,此功名之所以立也。俗主则不然,有大务而不能去其害之者,此所以无能成也。夫去害务与不能去害务,此贤不肖之所以分也。使獐疾走,马弗及至…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5
  • 文言文句式复习专题

    文言文句式复习专题   掌握了文言文句式,就等于是掌握了一把打开文言文宝库和钥匙,只要同学们自己注意实词和虚词,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将文言文翻译出来的。   教学要点:判断句、被动句…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8
  • 《刻舟求剑》意思及文言文翻译

    《刻舟求剑》意思及文言文翻译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典出《吕氏春秋·察今》记述的一则寓言,说的是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江中,他在船上刻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4
  • 张养浩――【双调】得胜令

      【双调】得胜令   元代:张养浩   四月一日喜雨   万象欲焦枯,一雨足沾濡。天地回生意,风云起壮图。农夫,舞破蓑衣绿。和余,欢喜的无是处!   注释   ①得胜令:曲牌名。…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82
  • 《县令挽纤》原文翻译

    原文: 何易于,不详何所人及何所以进。为益昌令。县距州四十里,剌史崔朴常乘春与宾属泛舟出益昌旁,索民挽纤,易于身引舟。朴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耕且蚕,惟令不事,可…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2
  • 私心文言文字词翻译

    私心文言文字词翻译   导语:他生性诚实,缺少文采,做官时以清廉著称,当时人们把他比作西汉时贡禹(那样明经洁行的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私心文言文字词翻译,欢迎借鉴!   原文…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