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之教者》文言文赏析

《今之教者》文言文赏析

  ——对症下药治弊端

  【原文】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2),多其讯言(3),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4)。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5),其求之也佛(6)。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7),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8)。教之不刑(9),其此之由乎!

  【注释]

  ①本节选自《学记》。②呻: 诵读。占:同“苫”,竹简。毕:竹简。占毕:这里指课本。③讯;告知。多其讯言:一味灌输知识。(4) 及:急于,追求。数:同“速”。安;适应。⑤悖:违背。(6)佛:同“拂”,违背。(7)隐;感到沈苦。疾:怨恨。(8)去;忘记,忘掉。(9)刑:成,成功。

  【译文】

  如今教书的人,只知道念诵书本,一味进行知识灌输,急于追求快速进步,不顾学生能否适应。结果使学生学习没有诚意,教育的人也不能因材施教。对学生的教育违背了规律,达不到教育的要求。像这样,学生便对学习感到痛苦,并厌恶老师,对学习的困难感到畏惧,不懂得学习的好处。他们虽然勉强完成了学业担学到的东西很快就忘了。教育之所以不能成功,原因就在这里吧!

  【读解】

  古人也有“厚古薄今”的毛病,总觉得过去怎么怎么好,现在怎么怎么不好,时常发出今不如昔的感叹。也许,这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心理吧。过去了的事情,不好的方面随着时间消逝而越来越淡化,好的方面却随着时间消逝而越来越突出,越来越被美化。每个时代的.人都觉得自己的时代毛病百出、千疮百孔,过去的时代是理想的社会。

  当然也有不变的。比如这里说到的教学当中的急于求成,照本宣科,不论对象情况一律“填鸭”,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等情形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变好或者变坏。

  作为专搞教育的人,当然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改进教育方法。不过,任何时代都有高明的教师和平庸的教师,有聪明学生和愚笨学生。十个指头不一般长,这大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这样来看问题,现实的态度是:对症下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829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李白拼音版及译文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李白拼音版及译文”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李白拼音版 《 登dēng广guǎng武wǔ古gǔ战zh&agrave…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76
  • 曹竹虚族兄遇鬼

      《曹竹虚族兄遇鬼》出自于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文言文】   曹竹虚言:其族兄自歙往扬州,途经友人家。时盛夏,延坐书屋,甚轩爽。暮欲下榻其中,友人曰:"是有魅,…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52
  • 踏莎行小径红稀翻译赏析

      《踏莎行·小径红稀》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晏殊。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4
  • 《百家姓·利》文言文

    《百家姓·利》文言文   《百家姓·利》   作者:佚名   历史来源   1、春秋时期,楚国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的后代,以祖字为氏。上古商代时,有位王族叫理利贞,为了…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4
  • 童趣沈夏文言文翻译

    童趣沈夏文言文翻译   作者追忆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反映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烂漫的童趣。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童趣沈夏文言文翻译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原文:   余忆童稚时,能…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38
  • 子路见孔子的文言文翻译

    子路见孔子的文言文翻译   子路见孔子记载了孔子与子路最初相见时一段对话,面对子路疑惑和反问,孔子因势利导,语言简明而深入地纠正了子路观点,让人无可辩驳。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孔子循循…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6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