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中医学】三、曹雪芹先生跟我们开的一个玩笑,我们竟然当真了这么多年

【红楼梦里的中医学】一、黛玉刚进贾府,就被说“看着有不足之症”

【红楼梦里的中医学】二、宝钗为啥不让宝玉喝冷酒?是你你也喝不得——热酒养身,冷酒养病啊!

接上回,咱们来聊聊薛宝钗。
话说薛宝钗原本是王夫人(宝玉的亲妈)的亲外甥女,和宝玉是正儿八经的表姐。
所以宝钗来了以后,黛玉就很紧张,感觉宝哥哥随时都会被抢了去。
论家世,薛家财大气粗是皇商,家里不差钱,搁现代就是家里有矿的那种,怎么也有个十几亿的家产,“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所以薛宝钗正经是个富二代,吃穿不愁。
而林妹妹呢?林家祖上是袭过爵位的书香门第,虽然家产不多,后来又败落了,但是文化底蕴在那儿,属于知识分子家庭,所以林妹妹并不比富家女薛宝钗矮一头。

自身文化水平方面,两个人都是读书认字儿,会吟诗作对的才女,薛宝钗像个行走的百科全书,不管是主旋律读物,还是戏曲、杂书,她都能说上一二来,对答如流。

而林妹妹因为家庭影响,自小就读的就是四书,但最爱诗词歌赋,闺房里放的满满的都是书,出口成章,金句不断。好几次贾宝玉被考,都是林妹妹悄悄给递的答案,也算是学霸一枚了。

这两位妹妹不管在什么地方都势均力敌,唯独在身体素质上,有些差距。

图片
图片

啥叫门慢?就是门诊慢性病,不需要诊断,但是要定期到门诊开药的那种。

宝姐姐有啥慢性病呢?在她刚入贾府不久,就生病了,家里有个姨娘听说了就前去探望。

姨娘问,这宝姑娘得的是什么病?吃的什么药啊?告诉我们,我们以后也好早早地给准备上,免得耽误姑娘病情。

宝姐姐嫣然一笑说,我这病啊,可麻烦了,不知道看了多少医生,花了多少银子都没治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看到没?后来多亏了一个癞头和尚给了一个海上方,叫冷香丸,才多多少少有点儿疗效。
但再看看这冷香丸要的都是什么神仙配料?春天的白牡丹花蕊、夏天的白荷花花蕊、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冬天的白梅花花蕊,这些个花蕊和药末子一起研末好了以后,还要雨水日的雨水、白露日的露水、霜降日的白霜、小雪日的白雪一起调匀,加上蜂蜜、白糖,和成丸子。放在瓷坛子里,埋在花根儿底下,服用时,用十分二的黄柏煎汤送下。
就问,你怎么搞?这要搁在现在,必须是医生故意刁难患者了,不医闹才怪呢。

那宝姐姐到底得了什么了不起的大病,需要这么一副神方?

图片

只是咳嗽、气喘?惊呆了老铁,这是什么表演?!
如果真的只是这么个小毛病,从中医学的角度,那些个花蕊、雨水、霜露,无非都是滋阴生津、清热平喘的药。既然对证,那就说明宝姐姐的咳嗽是个热证。
果真如此,要什么冷香丸啊,念慈庵川贝枇杷膏就可以搞定了,治疗咳嗽、气喘、痰多、咽痒,效果杠杠的。麻杏石甘汤也可以了解一下啊!

所以说,这个冷香丸绝不止咳嗽药这么简单,我翻阅了很多资料,才知道这药不过是曹雪芹先生胡编出来,打的一个暗喻罢了。主要有两方面的意思:

一是说薛宝钗拥有牡丹艳冠群芳的美貌,荷花圣洁高雅的心态,芙蓉出水独灵的静雅,梅花盛于寒骨的傲气。 

二是用冷香丸的配方在暗讽薛家处心积虑、费劲心机谋求和宝玉联姻,但是最终却连一点婚姻该有的幸福都体会不到,有的只是十二分的苦涩罢了(用十二分的黄柏汤送下,黄柏味苦)。
为啥《红楼梦》能成为四大经典名著?不是因为它遣词造句有多么精美,故事情节有多凄婉断肠,而是它里面充满了隐喻,让人挖掘不尽,浮想联翩。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红学家穷其一生在读这本书,一字一句的推敲,也有无数的解读。
咱作为中医人,关于政治隐射什么的,啥也不知道啥也不敢问,但是在中医内容方面,还是可以做个简单的鉴别的。这个冷香丸,根本无法存在,要是真这么弄药,病人还没等药成自己就先挂了。

它不过就是曹先生跟大家玩的一个字谜游戏,有些话不好明讲,说得太直白就没意思了。所以他就编出这么个冷香丸,你自己去想,自己细品。
所以想治病的都散了吧,咳嗽气喘啥的,路过药店买点咳嗽药,都好使,除了川贝枇杷露,急支糖浆也行,咳喘宁口服液也行,反正就别再想冷香丸的事儿了。

另外,肺病要想根治,必然从脾肾论治。脾土是肺金的妈,肾水是肺金的儿,把母行和子形同调,都有利于肺病的改善。

久咳肺气必虚,肺气虚就要补脾气,多吃点儿怀山药粥,效果就很好(就是张锡纯先生的薯蓣粥)。

气喘必肾虚,肾不纳气,所以才会呼吸短促。肾气丸可以安排。补益肾气,补肾助阳,肾气足则可纳气归元,呼吸深长。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看不懂的红楼,梦啊。

好了,这节就说到这里,下一节我们聊聊为啥贾瑞被凤姐泼了粪,就一命呜呼了?这个男人到底是死于屎,还是死于爱?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43497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1)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