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这两句形容站在鹳雀楼上所见之山河形势——登楼环顾,中条山西接华山,似乎已天然地围住了平原田野;黄河之水断开山脉,从中飞泻而去。诗句勾勒出山河的形势和气势,同时也显示出诗人胸襟开阔,激情奔放,抒怀励志,瞩目高远。寓情于景,意境高逸,与王之涣同题名作并举。

出自畅当《登鹳雀楼》
迥临飞鸟上, 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 河流入断山。

断山:山脉从中断开。

赏析
前二句写楼高以寄胸怀。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望远空飞鸟仿佛低在楼下,觉得自己高瞻远瞩,眼界超出了人世尘俗。从艺术表现看,这里把视觉反差运用到景物描写中,以远处物体似低小的感觉来反衬近处物体的高大,饶有意趣。从思想境界看,则诗人自有一种清高、俊逸的情怀,志气凌云,而飘飘欲仙,大有出世之想。第二句一作“高谢世人间”,则高蹈的情怀更明确。
后二句写四围景象以抒激情。中条山脉西接华山。从鹳雀楼四望,天然形势似乎本来要以连绵山峦围住平原田野,但奔腾咆哮的黄河却使山脉中开,流入断山,浩荡奔去。这概括的描写,勾勒出山河的形势和气势,同时也显示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奔放的激情,目光远大,志向无羁。这二句与前二句一气相贯,既以显出楼高望远,更以见出诗人志高气逸的情怀。

  宋人沈括称赞这诗和王之涣诗都“能状其景”(《梦溪笔谈》)。但景以情见,物由志显,能状壮阔山河,正因诗人胸怀高尚。这诗和王诗都是这样的情景交融的好诗。由于时代、遭遇、处境的不同,因而两诗的意境不同。王之涣是盛唐诗人,而畅当则是经历战乱的中唐诗人。他在唐代宗大历七年(772)进士擢第后,仕途淹滞,有志不骋,也曾隐游,“拙昧难容世,贫闲别有情”(《天柱隐所重答韦江州》)。他自视清高,志不苟俗,又不甘困顿,有一股冲决樊篱的激情。因而登临赋诗,抒怀励志,瞩目高远,激情迸发。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347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1)

相关推荐

  • 赠崔郎中宗之的翻译赏析

      《赠崔郎中宗之》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胡雁拂海翼,翱翔鸣素秋。   惊云辞沙朔,飘荡迷河洲。   有如飞蓬人,去逐万里游。   登高望浮云,仿佛如旧丘。  …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4
  • 元好问《清平乐离肠宛转》诗词原文及赏析

      《清平乐·离肠宛转》作者为元代文学家元好问。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离肠宛转,瘦觉妆痕浅。   飞去飞来双语燕,消息知郎近远。   楼前小语珊珊,海棠帘幕轻寒。   杜宇一声春…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60
  • 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全文翻译及赏析

    十六字令·三首 现代·毛泽东 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 其一: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7
  • 课内文言文练习及答案解析

    课内文言文练习及答案解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地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51
  • 《画堂春观日出》

    吹绿满川风雅行,吟远微花娉婷。 梅苑寂寥燕鸟鸣,尔来莫迎。 春江朦胧碧落,把尘心摇月凌。 移步日出酬有情,夜尽天明。

    古诗文 2022年9月29日
    74
  • 《百家姓.江》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江》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历史来源   「江」源出:   一:出自嬴姓,以国为氏。《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周朝将伯盖之后 分封于江国。春秋时被楚国所灭,子孙以国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