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才培养模式下的个人策略应该是:制定并不断修改学习计划。努力学好基础知识,学好每一门为大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不要自以为将来“用不着”而有所偏废;学会从每一种教学方式中受益;充分利用较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实施已经制定好的学习计划;充分重视选修课的选择与学习,认真对待每一门自主选择的课程,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为终生发展做好准备。以职业为中心的系列选择,为了顺利进入工作世界,大学生必须在大学期间进行认真的选择,其中,职业选择是核心;做好初始资格准备,初始资格是指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常规入门要求,这些要求包括经验、证书、专业等方面;积极进行角色转换准备,大学生必须事前对工作者角色有所了解,并为此做好一定的准备;制定终生生涯规划,通过自我评估、机会评估,为自己制定一个终生发展的生涯规划
确定你的生涯目标
目标一词最早来源于体育界,最开始,它的意思是指赛跑的终点。后来,目标泛指努力或奋斗所要达到的目的。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只有树立明确的目标,才有成功的可能。正如空气对于生命一样,目标对于成功也是绝对重要的。如果没有了空气,那么世界上没有人能够生存;同样,如果没有目标,也没有任何人能够成功。所以大学生对自己想要去的地方,先要有个清楚的范围才行。也就是说,你必须要有一个理想,一个关于未来的理想,否则你将平平庸庸走过一生,做不出任何一件大事。
很多大学生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每天在干什么。自然,他们也不清楚到底在大学生涯里要做什么及能做什么了。因此先确定自己生涯的目标是最重要的。人生要确立一个什么样的生涯目标,这要根据每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和可能来加以设计。每个人的条件不同,生涯目标也可能不同,但确定生涯目标的方法是相同的。下面将其基本要点做一介绍。
第一,符合社会与组织需求。在确定生涯目标时,要考虑到内外环境的需要,特别是要考虑到社会与组织的需要。有需求,才有展示才能的舞台。
第二,适合自身特点。每个人都有他的特点和优势。将目标建立在个人优势的基础上,就能左右逢源,处于主动有利的地位。
第三,高低恰到好处。生涯目标是高一些好呢,还是低一些好?总的来看还是高一点好。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第四,幅度不宜过宽。奋斗目标有高有低,专业面有宽有窄。生涯目标的专业面不要过宽,最好是选一个窄一点的题目,把全部身心力量投放进去,较易取得成功。
第五,长短配合恰当。生涯目标应该长短结合。长期目标为人生指明了方向,可鼓舞斗志,防止短期行为。短期目标是实现长期目标的基础和保证,没有短期目标,长期目标有可能成为空中楼阁。
第六,同一时期目标不宜过多。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人生目标的追求,也好比人坐凳子一样。一个人同时想坐几个凳子,一会坐坐这个,一会坐坐那个,换来换去,一不小心,没准从凳子中间掉下去,其结果哪个凳子也没坐稳,也就是说一个目标也没实现。由此可见,要实现人生目标,成就一番事业,须把目标集中到一个焦点上。
第七,目标要明确具体。目标就像射击的靶子一样,清清楚楚地摆在那里。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要有明确具体的要求。
第八,目标要有“度”的要求。所谓“度”,一是时间,二是高度和深度,只有这几个方面完全结合,才能成为明确的目标。
第九,目标要留有余地。生涯目标要留有余地,也就是说,在实现目标的安排上,不要过急、过满或过死。要留有余地,只要总的进度不放慢,具体项目和做法可以机动调整。
第十,与生活目标结合。人生除了事业目标外,还有财富、婚姻、健康等问题。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着人生事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所以,财富、婚姻、健康也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定生涯目标时应加以考虑。
设计你的大学生涯规划方案
大学期间的生涯规划与毕业后的生涯规划在内容上有着非常大的区别。设计你的大学生涯规划方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基于终生视野进行规划。大学期间的生涯规划期限只有区区四年的时间,但如果我们的视野仅局限于这四年时间,我们就不可能正确地认识这四年的真正任务是什么,最多只能当一个批量生产下的“好”学生,一个没有未来目标、没有个性特点、没有独特知识结构的“好”学生。大学生必须用终生视野来规划大学四年的生涯规划,把大学阶段作为终生生涯发展的一个阶段来看待,明确大学阶段在个性化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然后再对大学四年进行规划。
认真进行生涯探索,充分利用生涯探索结果。了解自我和了解环境(机会)是生涯规划的两大基础,这如同孙子兵法中所说的“知己”和“知被”,因此包括大学期间的生涯规划制定都必须认真地进行生涯探索,在大一生涯探索的基础上,大学生可以初步选定职业方向,从第二年开始,个性化的大学生活就要围绕这个职业方向展开了:根据选定的职业确定辅修专业和选修课;根据选定的职业确定个性化的实践项目;根据选定的职业确定考取什么证书;根据选定的职业确定自学的知识内容;根据选定的职业确定参加什么样的商业培训;根据选定的职业去收集就业单位的信息;根据选定的职业进行求职。
结合大学教育规律和本校教务安排。与大学毕业后的生涯规划不同,在制定大学期间生涯规划的时候,大学生必须充分认识并运用大学教育的基本规律。高等教育历经数百年的探索,教学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方式等各个方面都日趋合理,因此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生涯规划的制定要认真运用大学教育的基本规律,根据各高校具体的课程安排和教学进度来进行设计。大学生在第一个阶段必须制定公共课和基础课的学习计划;在第二个阶段则要制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计划;第三和第四个阶段则必须制定实践课程的学习计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授课教案
•
生涯规划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34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赞 (9)